笺【笺箋牋】(jian)

  “笺”,繁体为“箋”,异体为“牋”。形声字,从竹,jian声。
“竹”为竹子,竹之纤维可造纸,竹管可制笔,这里的“竹”代指纸笔;“戋”为小、少。“竹”“戋”为“箋”,表示小幅的纸或指书写少量的文字,指对词语作注释、注解、笺注等;“笺”有书笺、便笺、笺札等。异体“牋”从片,从戋。“片”为竹木片,则“牋”为小的木片,其上能写少量的文字,与“笺”相合。《广雅》:“笺,书也。”“书”即写的意思。

  许慎认为“笺”是读书时所作的注释。《说文·竹部》:“笺,表识书也。”如郑玄对《诗经》的注解就叫做“郑笺”。笺注的产生有其文化渊源。中国古代的典籍都是竖写本,书册的形状都为长方型,“天头”的空白处留得很宽;“地角”也留有余地;框内是竖行的“栏”线,行与行之间也有一定的空间。学者们可以将对文章的考证、注释与理解记在“天头”或行侧。古籍的笺注能帮助人们理解、领会、欣赏涵蕴丰富的文化典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笺”字在表示纸张的时候,指的是供题诗、写信等用的精美的纸张。如“笺纸”即指信笺,是专门用来写信的纸。“薛涛笺”是古代笺纸中的名品,由唐代名妓薛涛发明。《资暇集》载:“元各初,薛涛尚松花笺,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狭而小之,蜀中才子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薛涛笺”,也称“浣花笺”,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残云十种颜色。薛涛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做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值得庆幸和欣慰的是,这种纸及其制作方法并没有像其它许多有价值的文物那样湮没于历史,而是流传而今。

  “笺”由写信用的纸张之意引申,又可指书信。如“长笺”是写得较长的信,“短笺”则是指短信。长笺可用于叙事、抒情,洋洋千言一挥而就,没有情长纸短的拘束;短笺则多见于公信、急件,十万火急,不宜过长。“笺”在古代又是一种公文体裁,与“表”类似。《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欲令蔡征为叔宝做降笺,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降笺”指的是陈后主叔宝的投降文书。古书作注时常常会用到“笺”字,这时的“笺”相当于“云”、“曰”,表示说的意思。《广雅·释言》:“笺,云也。”

  “笺”字还可表示古代的拜帖。人们登门拜见某人时,要用到拜帖,即托门人代为较交的帖子。主人看过帖子之后再决定是否接见来访之人。田汝成《熙朝乐事》:“姻友投笺互拜。”两家人结为亲家,姻亲好友们互相投递帖子按行辈行礼,因为以后彼此就是一家人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文字栏目  进入说文解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