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励勵】(lì)

  “励”,繁体为“勵”。形声字,从力,厲声。

  “厉”为严格、严厉、切实,“力”为力量、力气。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厉”“力”为“励”,表示方向正确,力度适宜,严格要求,不盲目出力,不懒惰省力,该出力时则出力。《字汇•力部》:“励,勉力也。”本义为勉力、努力,有鼓励、奖励、励志等。

  《尚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敛人,其惟吉士,用励相我国家。”“用励相我国家”就是努力扶助我的国家。尤袤《思贤堂三赞•毕文简公》:“二百余年,遗风髣髴。励相国家,流泽未已。”文中赞扬了毕士安一生为人正直,勤于政务,竭尽全力辅佐国家,使福泽惠及后人。

  “励”引申为振作。人的一生若不奋起做出一番事业,就会虚度光阴。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有“相早励良规”的句子,意思是希望你早一些振作起来,为自己找到好的道路。成语“励精图治”是说振作精神,发奋努力,有所作为。

  “励”从厉,从力。“厉”的本义是磨刀石。“励”的字面意思就是用力推磨(mó)。所谓“玉不磨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磨刀石可使霜刀锋利,重发光彩。人的成长也需要良师益友的帮助和鼓励。

  特别是当人处于逆境、遭受不幸的时候,若能得到他人真诚的鼓励,则常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所以“励”对自己而言,是发奋振作,若是对别人,则有劝勉、勉励、激励的意思。《小尔雅•广诂》:“励,劝也。”《国语•吴语》:“请王励士。”请大王勉励士人。“励志”为勉励意志;“奖励”是用具体的奖品激励别人;“鼓励”是激发、勉励;“策励”是督促勉励;“激励”是激发鼓励。

  激励对人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效、适时的激励可激发人的自信心,使其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而若长期得不到激励或备受责难的人,则会自卑、抑郁甚至堕落、绝望和毁灭。常言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言”。特别是教育孩子,鼓励比批评更有效,让孩子在赏识、激励的教育环境中愉悦地健康成长,比强迫他们参加多少辅导班、请多少家庭教师都更有意义。同样,学校教育也要重视鼓励。对于教育者而言,鼓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理念。当代教育强调构建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而赏识、鼓励正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挖掘自身潜能、发挥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文字栏目  进入说文解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