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摄攝】(shè)

  “摄”,繁体为“攝”。形声字,从手,聶声。

  “攝”从“手”表示与人的行为动作有关;“聶”由三“耳”组成,“耳”是听取声音、收集信息的器官,三“耳”相聚,表示信息来源于多方,亦表示聚集众多信息于一处。“手”、三“耳”为“攝”,可表示通过手的选择而握持。《说文•手部》:“攝,引持也。”本义为牵曳。引申为收拢、敛聚之意,又表示整顿、整饬以及拣择、提炼或摄取、吸收。

  简化字“摄”由“手”、“耳”、“双”组成。“双”的篆文形似两只手,故“摄”有三“手”,“三”为多。“摄”有三“手”一“耳”,可理解为“摄”是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经过反复选择,将多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汇集整理。

  鼎有耳,便于手持和安放;杯有耳提,便于拿取;人亦有耳,若被人手持则身不由己,只好俯首贴耳,惟命是从。可知“耳”是人、事、物的关键,提起耳朵,

  便是抓住了事情的纲领,便可牵引大局,“摄”为用手提引众人、众事、众物的“耳朵”进行控制,是管辖、统领,也是提起、牵引。所以负责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长官被称为“摄政”或“摄政王”。古代有大臣摄政(指大臣代国君处理政务)的现象。这里的“摄”是代理的意思。《广韵》:“摄,兼也。”“摄”指兼任、代理。如周武王驾崩,周成王年幼,十三岁便嗣立。于是周公摄政以治天下,冠成王而朝于祖。

  “摄”为提起、牵引。《说文•手部》:“摄,引持也。”苏轼《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摄衣而上”就是提着衣摆向上走。

  《史记•司马相如传》有“摄弓而驰”的句子,意即骑马引弓而驰。“摄”也表示摄取、吸取。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碑》:“磁石摄铁,不摄鸿毛。”磁石能吸取铁却取不到鸿毛。“摄”是有选择的取得。自19世纪发明了摄像与摄影技术以来,人们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取得活动的和静止的影像。

  “摄”有保养之意。《老子》第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善于保健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猛兽,在军队里打仗也不会被兵刃伤害。后来“摄生”专指养生。“摄”是选择:选择合理的饮食,选择适宜的运动,选择有益的生活方式。“摄”字有“手”有“耳”。“手”用来做各种动作,是动;“耳”用来听各种声音,是静。“摄”强调了动静结合的摄生之法。我国南方气候炎热,若动多则汗流如雨,精气流失,故仿龟蛇为摄生之法,以吐呐调息、养静为主,静中有动;北方气候寒冷,人若不动,体内血液凝结,故多运动驱使血液周转,以驱寒气,是以动为主,动中有静。

  《摄生诀》云:“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摄生之法,要而言之,一是保身,一是养心:保身者,不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侵;养心者,戒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文字栏目  进入说文解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