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代皇家园林中典范之作--北京颐和园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乾隆皇帝凭借充裕的国库积蓄,吸收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华,连续施工15年,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御园。1860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同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廷不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此园,并于两年后命名为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颐和园是清朝末叶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曾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颐和园于1928年正式辟为公园;由于国弱民穷,频经战乱,至1949年,颐和园已是满目疮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对颐和园进行重大整修,使其恢复清漪园时期的景观。

万寿山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面积达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各式古建筑3000余间,内藏上自商周、下至晚清的各类珍贵文物4万余件,各种园林植物40余万株,素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誉。

园林建筑颐和园石舫

  颐和园的正门为东宫门,由宫门进入仁寿门,是以仁寿殿为主的朝政建筑,这里是清朝帝后驻园期间处理政务的地方。仁寿殿西面分别建有慈禧太后看戏用的德和园大戏楼、光绪皇帝及皇后居住的玉澜堂、宜芸馆及慈禧太后的寝殿乐寿堂。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是金黄色琉璃瓦顶的排云殿建筑群,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起,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顶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距山面湖,统领全园;西堤一带风景绝佳;堤上六桥,形态互异、婀娜多姿;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水中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神话传说中?“海上三仙山”;在湖畔岸边,还建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镇水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厅等景点建筑。

颐和园

  万寿山北麓,仿西藏寺庙建造的四大部洲建筑群庄严雄伟;山脚下,清澈的湖水随山型地貌演变为一条舒缓宁静的河流,顺地势而开合,依山型而宽窄;两岸树木蓊郁,蔽日遮天,画栋雕梁,时隐时现;后溪河中游,有模拟江南水肆建造的苏州街,钱庄、当铺招幌临风,茶楼、酒馆画旗斜矗;沿河而东,有小园环池而筑,游廊相连,厅堂楼榭,精致典雅,为著名的园中之园--谐趣园……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倾力营建的最后一座皇家御园,颐和园继承了我国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又大量汲取了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菁华,兼有北方山川雄浑宏阔的气势和江南水乡婉约清丽的风韵,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典型反映了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精神追求。中国古代的等级观念、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全园之中:中国哲理阴阳虚实的对比关系,通过山水对比的布局,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全园宫殿的排列组合遵循了儒家学说所规定的纲常伦理;昆明湖上三?“仙岛”的设置是道家希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体现;构筑于万寿山上的寺庙佛阁,又显示了乞求佛陀庇护的祝愿。这一切均倾注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光山色之中,达到了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化境,堪称中国园林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集自然美景和人文意趣于一体的典范之作。

二、北京北海

  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北,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一处古代帝王宫苑。素有人间“仙山琼阁”之美誉。这里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皇家“离宫御苑”。明、清两代,北海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清乾隆年间大规模扩建,现存建筑多为那时所建。北海全区可分为琼华岛、团城、北海东岸与北岸四个部分。面积为6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9公顷。总观北海全园的建筑布局,以白塔为中心,以琼华岛为主体的四面景观。琼华岛是全园的中心,岛上建筑、造景繁复多变,堪称北海胜景。东部以佛教建筑为主,永安寺、正觉殿、白塔,自而上,高低错落,其中尤以高耸入云的白塔最为醒目;西部以悦心殿、庆霄楼等系列建筑为主,另有阅古楼、漪澜堂、双虹榭和许多假山隧洞、回廊、曲径等建筑。

三、 北京静宜园

  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是清代的一座行宫御苑。清康熙年间(662-1722),就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乾隆十年(1745)加以扩建,翌年竣工,改名“静宜园”。这座以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的山林野趣的大型园林包括内垣、外垣、别垣三部分,占地约153公顷。园内的大小建筑群共50余处,经乾隆皇帝命名题署的有“二十八景”。内垣接近山麓,为园内主要建筑荟萃之地,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如宫殿、梵刹、厅堂、轩榭、园林庭院等,都能依山就势,成为天然风景的点缀。静宜园于清咸丰十年(1860)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次遭受外国侵略军的焚掠、破坏之后,原有的建筑物除见心斋和昭庙外,都已荡然无存。但它的山石泉水、奇松古树所构成的自然景观,仍然美不胜收。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园林栏目  进入中国园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