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笔记的形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风味饮食进行了考证和诠释。
  作者从引证、辨析和梳理大量的文献典籍出发,将饮食、民俗以及更加宽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既有严谨的学术佐证,又不失浓厚的文化旨趣。从体例上而言,本书从中国民间供奉的“厨神”谈起,接着谈水、火、油、盐等基本饮食要素,再谈到饼、馒头、面条等风味主食,然后谈各地美食,最后以“满汉全席”收尾,由此构成自成一家的“中国食史”的一个版本。

 《考吃》第一部分
  据《清稗类钞》记,当时黄均太是两淮八大盐商之首。他吃一碗蛋炒饭,要耗银五十两。这碗蛋炒饭要保证每粒米都完全完整,又必须粒粒米全部分开,还必须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面是金黄的,内心是雪白的。配这碗饭的要有百鱼汤,这百鱼汤里包括鲫鱼舌、鲢鱼脑、鲤鱼白、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等等。这么些东西烩做一锅,为的是摆派头。
 《考吃》第二部分
  馒头之称谓,今天仍很混乱。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做“馍”、“卷子”,也有称做“包子”的。南方之有馅者,也有称做“面兜子”、“汤包”的。现时不管什么样的有馅的无馅的馒头,其实都和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去甚远。馒头的馒字,最早作“”。卢谌《祭法》:“春祠用头。”荀氏《四时列馔传》:“春祠有头饼。”
 《考吃》第三部分
  豆腐色洁柔滑,鲜嫩爽口。豆腐菜中现时最著名者,乃川菜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据说创始于清同治年间,是一位陈氏老妇专为过往脚夫制作的麻辣豆腐。制作时用一些零星牛肉,因为老妇的脸上有一点麻子,戏名为麻婆豆腐。正宗麻婆豆腐须在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南岸陈麻婆老店才能吃到,又叫做“黄牛肉督豆腐”。麻婆豆腐的制作要配红海椒提辣,又要用香而麻的青绿花椒抑其辣味,再用成都口同嗜豆豉调味。正宗的麻婆豆腐麻、辣、烫、酥、香、鲜、嫩,被文人们称做典型的象征女人的菜:又白又嫩又辣又烫。与它相衬,象征男人的莱,则是蚝油牛肉。
 《考吃》第四部分
  宴请满汉全席,原来有一套复杂的宴请程序。客人入席前,先净面,随后送上好的香茗一盅,配以四色精美的点心,谓之“到奉”。吃罢“到奉”,开始“茗叙”,上“手碟”任选,即瓜子、榛仁之类,每人两碟,谓之“对相”(粤语谓之“手分”),客人可以互为交谈。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饮食典藉栏目  进入美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