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篇》(节选)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仲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本味篇》为《吕氏春秋》第14卷,记载了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它的本义是说任用贤才,推行仁义之道可得天下成天子,享用人间所有美味佳肴,但在其中却保存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提出了一份内容很广的食单,记述了商汤时期天下的美食。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烹饪史的一份很重要的资料。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①,爝以[1]火②,衅以牺[2]③。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④,水居者腥,肉[3]者臊⑤,草食者膻。恶臭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⑥,九沸九变,火为之纪⑦。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⑧,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⑨。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⑩,酸而不酷,咸而不减⑾,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⑿。"

【注释】
  ① 拔之于庙:在宗庙为伊尹举行除灾去邪的仪式。祓,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仪式。
  ② 爝以[1]火:爝,烧苇草以拔除不祥;[1]火,将柴禾放到桔槔上吊起来烧,也是除灾的仪式。
  ③ 衅以牺[2]:衅,杀牲涂血;[2],公猪。
  ④ 三群之虫:三群,三类;虫,动物。
  ⑤ [3]:扑取,指虎狼等猎食。
  ⑥ 五味三材: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三材,指水、木、火。
  ⑦ 纪:节制。
  ⑧ 齐:调剂,将调料调配在一起。
  ⑨ 四时之数:四季的变化。
  ⑩ 甘而不哝:哝,味深,指甜得过分。
  ⑾咸而不减:减,味苦。
  ⑿肥而不[月侯]:[月侯],通腴,腻。

  [1]:“灌”字“氵”换“火”
  [2]:“暇”字“日”换“犭”
  [3]:“犭”+上“瞿”下“又”

  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①,[上“隹”下“凹”][角燕]之翠②,述荡之[上“目叉”下“手”]③,旄象之约④。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⑤,沃民所食。

【注释】
  ① 獾獾之炙:獾獾鸟的脚掌。獾獾,古代一种鸟名。
  ② [上“隹”下“凹”][角燕]之翠:[上“隹”下“凹”][角燕],当作“[上“隹”下“凹”]燕”,燕的一种。翠:鸟尾肉。
  ③ 述荡之[上“目叉”下“手”]:述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两头兽;[上“目叉”下“手”],古“腕”字。
  ④ 旄象之约:旄,旄牛;约,指弯曲的旄牛尾和大象鼻。
  ⑤ 有凤之丸:有凤凰卵。

  鱼之美者:洞庭之①,东海之鲕②,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③。[1][2]水之鱼④,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

【注释】
  ①[1]:一种淡水鱼,有人认为指“江豚”。
  ②鲕:一种海鱼。
  ③有珠百碧:能从口中吐出青色珠子。
  ④[2]水:传说中出自“西极”的河水。

  [1]:鱼+“专”之繁体
  [2]:“灌”之右旁

  菜之美者:昆仑之[艹+频]①;寿木之华②;指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③;余瞀之南④,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阳华之芸⑤;云梦之芹⑥;具区之菁⑦;浸渊之草⑧,名曰士英。

【注释】
  ① [艹+频]:菜名,状如葵,味似葱。
  ② 寿木之华:寿木,传说中的不死树,人食其花可长寿。华,古通“花”。
  ③ 指姑、中容:传说中的山名、国名。赤木、玄木,传说中的仙树,人食其叶可以成仙。
  ④ 余瞀:山名,在南方。
  ⑤ 阳华之芸:阳华,即华阳山;芸,一种香菜。
  ⑥ 云梦:古代湖名,在湖北。
  ⑦ 具区之菁:具区,即“太湖”;菁,蔓菁。
  ⑧ 浸渊:深渊。

  和之美者①:阳朴之姜②;招摇之桂③;越骆之菌④;[1]鲔之醢⑤;大夏之盐⑥;宰揭之露⑦,其色如玉;长泽之卵⑧。

【注释】
  ① 和:调料;调合。
  ② 阳朴:地名,在四川。
  ③ 招摇:山名,在桂阳。
  ④ 越骆之菌:越骆,古国名;菌,香菌。
  ⑤ [1]鲔:[1]鱼和鲔鱼,其肉可做肉酱。
  ⑥ 大夏:古国名,在西北。
  ⑦ 宰揭之露:宰揭,山名;露,芳香的液体。
  ⑧ 长泽之卵:长泽,大泽;卵,鱼籽。

  [1]:鱼+“擅”之右边

  饭之美者:玄山之禾①,不周之粟②,阳山之[禾祭]③,南海之[禾巨]④。

【注释】
  ① 玄山:古山名,地址不详。
  ② 不周:传说中的不周山,在西北方。
  ③ 阳山之[禾祭]:阳山,昆仑山之南;[禾祭],黍类中不粘者。
  ④ [禾巨]:黑黍。

  水之美者:三危之露①;昆仑之井;沮江之丘②,名曰摇水;曰山之水③;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④。

【注释】
  ① 三危:传说中的“两极”山名。
  ② 沮江:古水名,位置不详。
  ③ 曰山:古山名,有人考证为“白山”,即天山。
  ④ 冀:古“九州”之一,约在山西、河北交界一带。

  果之美者:沙棠之实①;常山之北,投渊之上②,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③,青鸟之所④,有甘栌焉⑤;江浦之桔;云梦之柚⑥;汉上石耳⑦。

【注释】
  ① 沙棠:树名,其果实色红,味如李,无核。
  ② 常山、投渊:都是古地名。
  ③ 箕山:山名,在颖川阳城之西。
  ④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为西王母传送信息。
  ⑤ 甘垆:即甜橙。
  ⑥ 柚:又名文旦,比桔子大,多汁,味酸甜。
  ⑦ 石耳:地衣类植物,类似地耳,生石上。

  所以致之,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①。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强为,必先知道②。道者,止彼在己③,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④!

【注释】
  ① 青龙、遗风:皆千里马之名。
  ② 道:仁义之道。
  ③ 止彼在己:不在他人而在自己。彼,他人。
  ④ 岂越越多业哉:业,事情;越越多业,指做许许多多琐事。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饮食典藉栏目  进入美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