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文化,享受生活
广告
·
合作
·
专题
·
注册
·
登录
文学
文化
艺术
城市
咨讯
欣赏
原创
图库
专题
收藏
·
首页
·
繁體
站内
·
专题
·
投稿
更 新
中国历代服饰大
一部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国古代服饰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联。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服饰文化是……
当前位置:
::e景苑::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频道
>
民俗
>
习俗
> 正文
添盆·习俗/风俗辞典
来源:
e景苑扫校
更新时间:2009-9-7 8:48:31
添盆 旧俗,婴儿出生后三日或满月,行洗儿礼,落胎发,亲朋故旧来贺,以金钱等物投于浴盆中以祝福,称为添盆。《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谓:“至满月则生色及绷绣线。 ……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线、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以叉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或称此为宋代风俗,其实不尽然,至明清尚沿其例。
《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一回,称“那东昌的风俗:生子之家,把那鸡蛋用红麴连壳煮熟了,赶了面,亲朋家都要分送。看孩子 ‘洗三’的亲眷们,也有银子的,也有铜钱的,厚薄不等,都着在盆里,叫是‘添盆’。临了,都是老娘婆收得去了。那日晁夫人自已安在盆内的二两一个锞子,三钱一只金耳挖,枣栗葱蒜;临后又是五两谢礼,两匹匹丝,一连手帕,四条手巾。那日徐老娘带添盆的银钱约有十五六两。”看来,添盆名义上是为幼儿祝福,实则酬谢收生婆。晁家同族的几个女眷,吝啬成性,舍不得出添盆钱,直挨到时已过午,添盆事毕,才赶来贺喜。盆中所添物事,或有寓意。如“锞子”,“课子”隐含教子成人。“金耳”,谐“金儿娃”,取生子贵重意。“枣栗葱蒜”,寄寓盼子及早成人,聪敏俊慧,以掌家计,皆有祝福之意。(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上一篇文章:
满月剃头·习俗/风俗辞典
下一篇文章:
洗三·习俗/风俗辞典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phoneshow 责任编辑:sheer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
声明:
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
yihong930@163.com
·
习俗
栏目
热点排行
《古代风俗百
王弘力,祖籍山东蓬莱,一九二七年生于天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沈阳市文史馆馆员。 自一九五○年历任《辽西画报》、《辽西文艺》编辑,《辽宁画报》社编辑、编审。建国十年大庆时为……
《古代风俗百图》图文详解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
傩文化图库
传统礼仪:汉民族传统婚礼
中国风俗大辞典
六礼·婚嫁/风俗辞典
中国傩文化[专题]
民俗采风:陕西黄土高原上的打醮习俗
相 关
寻味金陵端午饮食 “吃五红”驱除“五毒
中国鞋子的历史风俗
韶影流华的月份牌
端午节吃粽子
刘禹锡诗歌作品欣赏-=-目录
杜甫诗歌作品欣赏-=-目录
杜牧诗歌作品欣赏-=-目录
白居易诗歌作品欣赏-=-目录
李白诗歌作品欣赏-=-目录
王维诗歌作品欣赏-=-目录
林逋词作鉴赏
潘阆词作鉴赏
陈尧佐词作鉴赏
图 文
京俗百图·100磨刀剪图
京俗百图·99拉冰床图
京俗百图·98卖槟榔图
京俗百图·97耍耗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