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nuo,音同挪),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广泛流传于我国黄河以南的农村。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主要包含傩坛、傩仪、傩歌、傩舞、傩戏、傩面具和傩俗等内容,是古代人与神灵的对话方式,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在我国江西、云南、贵州、安徽、湖南、广西等20多个省的许多乡村,傩文化仍在流传......【详细信息】
傩及傩文化简介 解读傩文化
傩与中国少数民族生育信仰
傩与中国少数民族面具
乡人傩与“打夜胡”
宅院傩的立体防御体系
傩与巫
手舞足蹈话傩坛
傩坛与民间道教
冲傩还愿,一种欲望的仪式戏剧
傩坛特技
从秧歌到地方戏
傩神与戏神
巫风·傩俗与戏剧
戏剧史研究中的傩戏热
商代的傩——寇(元作九)
苗族的蚩尤戏和古代的角抵戏
敦煌傩歌《还京乐》与《儿郎伟》
唐初的“赠堂大傩”
荆楚腊八菩萨傩
傩与阴阳学和等级制
从驱兽到驱傩
千古之谜“十二兽”
孔子恭敬迎乡傩
古傩“样板”——周代宫廷傩礼
礼·五礼·傩礼
上甲微创建禓五祀
傩俗·崇拜
傩文化曾经遍布我国的乡村,民间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庙”的传说。傩舞被称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傩戏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傩面具更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傩文化,戴着神秘的面纱从远古走来,让现代人触摸到祖先的灵魂。
关公也是傩神
安徽芜湖市的“泰山石敢当 ”
江西南丰傩神与宜黄戏神
江西萍乡的傩庙
江西萍乡傩的傩面具
羌族释比的猴头帽与羊皮鼓
四川傩坛“三圣”之一— —川主
四川傩坛“三圣”之二—— 土主
四川傩坛“三圣”之三—— 药王
傩公傩婆的传说
四川羌族祭山会中的天神塔
葫芦崇拜
竹崇拜
渔神耿七公
海神褚太太
海子牛走石灰城
四川白马藏人的山神祭
羌族的白石崇拜
桃崇拜
柳崇拜
“三星堆”的青铜巫师人像与面具
北京雍和宫的“跳布札”
三川土族的“纳顿节”
福建南平的 “蛇王节 ”
山西曲沃的“扇鼓”傩礼
青海三川土族“跳法拉”
傩傩送丝蚕
介绍汉军旗人祭祀仪式—— 跳虎神
江西南丰的“搜傩”仪式
广西壮族的蚂(虫另)节(青蛙节)
广西苗族的“磨过”与“芒蒿”
广西仫佬族的“依饭节”
开网节满载会
椎牛祭:苗族祭祀盘瓠神的仪式盛典
广东潮汕“英歌”与闽南“ 宋江阵”
安徽歙县的《嬉锺馗》
安徽芜湖市的《跳荷花》
安徽歙县的《打罗汉》
安徽祁门县的《游太阳》
安徽芜湖市的“马灯”
古老的战阵文化遗存
河北武安的《捉黄鬼》
四川苍溪庆坛
四川芦山庆坛
四川的秧苗戏
贵州威宁彝族“撮泰吉”(变人戏)
江西南丰的“跳傩”
江西乐安的“滚傩神”
江西萍乡傩的傩舞
四川梓潼阳戏
射箭提阳戏
贵州德江傩堂戏
湖南土家族的“毛古斯”
福建泉州的打城戏
内蒙内蒙古族的“呼图克沁 ”
安徽贵池傩舞
安徽贵池傩戏
安徽贵池傩的特点
贵池傩戏的演出习俗
江苏南通童子戏
赣东地区的“跳八仙”
江西南丰的“和合舞”
贵州福泉阳戏
澄江关索戏
云南彝族“跳虎节”
云南彝族傩舞“余莫拉格舍 ”
青海寺院的傩舞“跳欠”
安顺地戏与面具
江西南丰的“跳竹马”
宗教舞剧《跳布扎》
屯堡文化与军傩地戏
四川羌族释比戏
青海同仁土族的《跳於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