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傩(nuo,音同挪)文化,是指以鬼神信仰为核心,以各种各样的请神逐鬼活动为其外在显象并以祈福免灾,沟通人----神(人----天)为目的的一个完整系统。作为一种完整的活文化现象,其内核是“鬼神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未知世界(天、地、鬼、神)之间的彼此呼应、相互往来的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通过诸如面具、仪式、表演、戏剧等多种方式表达这一精神,这些构成了“傩文化”的外相。
傩,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广泛流传于我国黄河以南的农村。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主要包含傩坛、傩仪、傩歌、傩舞、傩戏、傩面具和傩俗等内容,是古代人与神灵的对话方式,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在我国江西、云南、贵州、安徽、湖南、广西等20多个省的许多乡村,傩文化仍在流传......
(点击图片欣赏大图)
下一页:傩文化图库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