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山东泰山玉泉寺

  玉泉寺位于岱顶北,直线距离为6.3公里,山径盘旋20余公里。有公路与泰城相通。寺东南有莲花峰、香炉峰、周明堂故址、天井湾;西为摩天岭;南临卖饭棚子;北依返倒山、长城岭,群山环抱,密林掩映,高崖飞涧,人迹罕至。

  玉泉寺由北魏僧意所创建,金代又有僧善宁重建,元代僧普谨增建七佛阁,后屡兴屡废。古时山民曾在山谷内拾到罗汉像,因名佛峪、佛谷。又因南有谷山,东有玉泉,又名谷山寺、谷山玉泉寺,俗名佛爷寺。今遗址内存碑碣10块,周围有千年古栗树20余株。院内原有大雄宝殿,中祀释迦,侧立十八罗汉,四周有壁画。正殿祀唐初 政治家魏徵等。“文化大革命”中毁,今为玉泉寺景区立新林场驻地。台前有古银杏3株,传为唐植,高大蔽日。树下有元代杜仁杰撰、严忠范书《重修谷山寺记》碑及明代《田园记》碑;树后墙内嵌金代《谷山寺敕牒碑》,1984年移岱庙东碑廊。

  正殿东侧山冈上,原有药师七佛阁,内祀大医王佛和释迦、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偻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等,阁毁于清代。今存元代至元年间阎复撰、李谦书《药师七佛阁记碑》。碑北有古松一株,蔽荫山冈,名一亩松。寺东有苹果园,园内石砌地堰下有古泉,大旱不涸,俗称八宝琉璃泉。泉侧嵌碣,金代大学士党怀英隶书“玉泉”。1983年夏,暴雨毁堰断碣,1988年整堰复立。寺西山腰 有党怀英撰书并篆额《谷山寺记》碑。寺两侧山冈上均有天然石大脚印,俗称东、 西佛脚山。寺南为佛谷,谷南是恩谷岭,又南是谷山。谷山屹耸特异,绝顶孤松挺 秀,耸立霄汉,俗名定南针。顶的西北部有二金矿洞:一在东,悬崖上下两穴,水 自崖顶下流;一在西,幽深出水,人不能入。《岱史》称“金丝洞”,传为元初长 春真人丘处机炼丹处。洞外石多裂纹,多紫石英和水晶石。顶西南有黑闼石屋。

  卖饭棚子位于谷山之南,高峰耸峙。旧时济南、历城、章丘等地朝山进香者均沿此路登岱顶,僧人及山民在此行善舍饭、水,或卖饭、卖水。今为玉泉寺景区卖饭棚子工队驻地。

  卖饭棚子西南有峻峰似劈去其半,名半边山。其南为孤山,峥嵘特起;再南依次为看月岩、磐石山、蛤蟆腚、铜器行、岱顶。自卖饭棚子南及半边山北的山口东下深涧,即有大冰牢峪,俗称天牢谷。此地石凹极阔,冰洞甚幽,又名冰阱。东南为杨子峪,再东是眺平台,俗称老平台。清代朱孝纯《泰山图志》载,“老平台旧多花木”。《天地运度经》载:泰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其实赤如橘也。台南是小天牢谷,阴壑陡绝,四周如洞,日月无光,冰冻盛夏始解,故又名凌冰洞。其南为明月嶂。

  明家滩在佛爷寺东南,为周明堂故址所在地,原叫明堂村,后讹为明家滩。地处群峦之中,东临竹子园,西南为黑山,西北为谷山,天津河曲绕东流,是古帝王巡狩祭祀和朝见诸侯的地方。周明堂遗址在明家滩村西首之北,今平畦数亩,瓦砾遍地。《泰山小史》载:“周明堂在岳之东北,山峪连属四十余里,今遗址尚存。” 1921年村民韩富甲兄弟整修地堰时,曾在此挖出古玉器盘、碗、鼎等11件,被济南茹古斋购去变卖,后在战乱中多流散国外。明代萧协中有诗:“明堂当日尊王居, 水色山光丽有余。一自殿庭颓圮后,赋诗总属野人书。”

区内景点:

  北魏石刻佛像——佛像由粗线条勾画而成,形态与早期西域传教士相似。

  二月兰——该种兰花只在寺院内生长,寺院外无。

  古银杏——古银杏原有五株,清代死一株,今存四株,雌雄异株。每年结有零星果实。

  大雄宝殿——是根据历史记载于1993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内祀释迦牟尼,侧立18罗汉。

  东西佛脚印——大殿东西侧留有当年武僧习武的脚印,称东西佛教。东佛教印五六个,西佛脚印一对。

  药师七佛阁——元代修建,内祀大医王佛和释迦、毗婆尸佛、迦叶佛等。

  一亩松——树龄约800余年,树冠遮荫面积898.9平米,约合1.3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栏目  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