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 年秋,我在复旦大学讲授《 中国小说研究》 时,曾举行过一次测验。当时在堂的凡六十六人,其中有九个人完全不曾读过《红楼梦》,有四个人只读过一小部分,所以被测验的只有五十三个人。我的测验有两个题目是可以做统计的。
第一个题目是:你觉得《红楼梦》中那几个人的性格写得最成功?结果是:
黛玉
五十票
袭人
十三票
探春
三 票
赵姨娘
一票
宝钗
四十一票
贾母
十一票
尤三姐
二 票
雪雁
凤姐
四十票
晴雯
十 票
柳湘莲
一 票
刑夫人
宝玉
三十七票
贾政
七 票
妙玉
傻大姐
刘老老
十七票
史湘云
五 票
薛蟠
赖大
我觉得晴雯和尤三姐似乎应该多得一些票。邢夫人和赖大对于我很少印象。
第二个题目是:你觉得此书哪几段情节至今犹有深刻印象?结果是:
黛玉焚稿
二十票
初试云雨
六票
宝玉出走
四票
草芙蓉诔
二票
黛玉归天
探晴雯
五票
打宝玉
三票
吃鹿脯
黛玉葬花
十九票
菊花蟹诗
刘姥姥
十五票
害尤二姐
湘云眠石
戏贾瑞
晴雯补裘
晴雯撕扇
其他一票的是:袭人发现宝玉,贾母制谜,袭人劝宝玉,妙玉走火,紫鹃拒侍,贾母之死,麒麟斗气,宝黛几次误会,失物凤姐查迎春房间,喜丧大礼.秦可卿之死,闹家塾,熙凤治可卿丧等等。我的偏见仍旧觉得探晴雯和害尤二姐以及尤三姐的票数嫌少了些
此次的答案中,有几条是值得抄下来的:
杨伯明云:“《红楼梦》中写众家姊妹组织诗社,前后两次,为贾母祝寿,也是两次,觉得重复无味。假如各能少写一次,全书结构就更加紧凑了。”
潘葆元云:“我从三主角哭泣的次数证明了他们的性格,计黛玉约哭二十五次,宝玉约哭十二次,宝钗约哭三次。”刘堃云:“有人说《红楼梦》单是描写婚姻不自由的悲剧,我觉得不充分,因为它主要的是写当时腐朽的大家庭生活,只是串插了一些婚姻悲剧而己。”
薛国标云:“《红楼梦》 情节调置均匀,一喜一悲,相互串换,不至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