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精、雅──论明代文人对于女子服饰的审美理想   

  为中国赢得“衣冠王国”之称的服饰艺术发展至明代,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特别是女子服饰,由于清兵入关后实行“男随女不随”的政策,使得明代女服形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占据主流。甚至一直到《红楼梦》时期,仍时时可见明代的气息无论是书中的描写还是电视剧中已经为大众接受的服装设计,都有这一特点。

  但服饰在明代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服装首饰等工艺领域的成就。其地位和宋代的绘画颇有些类似:本是“工匠”的活计,却为文人们重视并参与其中,从而带上了浓郁的文人气息,形成独特而鲜明的风貌之外,也成为文人审美理想的载体,在实体与理念方面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典型的文人趣味风格评论如: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淡妆浓抹,唯取适宜耳。首饰不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便有画意。如一色金银,簪钗行列,倒插满头,何异卖花草标?服饰亦有时宜: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吴绫蜀锦,生绡白苎,皆须宽衣阔带,大袖广襟,使有儒者气象。然此谓词人韵士妇式耳。若贫家女,典尽嫁时衣,岂堪求备哉?钗荆裙布,自须雅致。

  这可以称为文人趣味的代表言辞,相对于历史上的其他朝代,明代社会特别是文人雅客异常推崇的服饰艺术风格,其特点可以以“简洁精雅”四字代之,与文人在其他文化领域表现出来的审美理想一致。

三姐妹一般装束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红楼研究栏目  进入红楼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