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文化,享受生活
广告
·
合作
·
专题
·
注册
·
登录
文学
文化
艺术
城市
咨讯
欣赏
原创
图库
专题
收藏
·
首页
·
繁體
站内
·
专题
·
投稿
更 新
中国历代服饰大
一部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国古代服饰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联。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服饰文化是……
当前位置:
::e景苑::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文学频道
>
红楼研究
>
红学资料
> 正文
红楼梦辨/俞平伯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4-4-29 14:35:23
俞平伯 著
俞平伯(1900─1990) 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浙江省视学、浙江师范国文教员,上海大学、北大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一度赴英、美,均不久即返。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院校教授。曾加入过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提倡过“诗的平民化”。 1922年 1月,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
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平伯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间》,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1952年修正后改名《红楼梦研究》再版)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根据1923年亚东图书馆初版《红楼梦辨》校录。
顾 序
引 论
上 卷
(一)论续书底不可能
(二)辨原本回目只有八十
(三)高鹗续书底依据
(四)后四十回底批评
(五)高本戚本大体的比较
中 卷
(六)作者底态度
(七)《红楼梦》底风格
(八)《红楼梦》底年表
(九)《红楼梦》底地点问题
(十)八十回后的的《红楼梦》
(十一)论秦可卿之死(附录)
下 卷
(十二)后三十回的《红楼梦》
(十三)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
(十四)《读红楼梦杂记》选粹(附录)
(十五)唐六如与林黛玉(附录)
(十六)记《红楼复梦》(附录)
(十七)札记十则(附录)
作者简介
上一篇文章:
红楼梦的真故事<下编>/周汝昌
下一篇文章:
红楼梦辨/序论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
声明:
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
yihong930@163.com
·
红学资料
栏目
热点排行
红楼梦/曹雪芹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曹雪芹作,后四十回多认为由高鹗续成。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
红楼梦的真故事<下编>/周汝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的画与图
红楼梦的真故事/周汝昌
红楼梦新证/周汝昌(节选)
红楼梦辨/上卷
红楼梦的真故事<1>/周汝昌
红楼梦/曹雪芹
相 关
谈宝钗的“劝”
谈秦可卿之死
释“凤姐点戏,脂砚执笔”
水月庵
曹雪芹的情欲观
曹雪芹时代饮食风貌一斑
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七十八回本)的
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七十八回本)的
《紅楼梦》及曹雪芹有关文物敍录一束
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七十八回本)的
红学公案:三个死结
红学公案:红学之谜
论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论
图 文
红楼梦/曹雪芹
红楼梦辨/俞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