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花边纹样,是中国民族装饰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凝聚着历代巧工能匠的智慧和才能,体现中国民族文化方面的精神和特征。对中国花边图案的发掘和研究,是继承与发扬传统图案,丰富当今图案设计的来源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花边这个名词,在工艺美术上有两个略为不同的概念。

  一个是边饰纹样的图式,常指狭长的条带形图案花纹,包括各种各样的边框纹样,构成方法主要是二方连续。另一个是工艺美术的品种,是用线织成返覆通透图纹的织绣工艺品,一般又称之为「抽纱」(图一)。



图一

  古代用线编结成的花边,称为「花绦」、「兰干」,也叫「绦子」或「络子」,其实是长条的带子。最早的名称还叫「组」。《礼,内则》有:「织组」。《注》曰「织,绦也。」《疏》曰:「组俱为绦,薄阔为组,似绳者为。」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它们主要用来作绶带和冠缨,其花纹和色彩又有不同的等级规定。以后品类增多,例如用来编结扇袋、香坠和汗巾等。本书要介绍的,主要是指前一种,亦即各式各样的边饰纹样,当然也包括绣织工艺中的图样。
  在花边广泛应用于器物上之前,或者说,作为装饰图案的花边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连续而富有节奏的形式,产生了审美的情趣。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就懂得把石朱、鱼骨和兽牙等,穿孔制造成一串串的石琏、骨琏,装饰在自己的颈上。这种由相同或不相同的单元串联构成的连续装饰品,反映出先民对花边形式的喜爱和向往,成为古代装饰纹样的雏形。随着古代编织物,骨器、陶器等工艺品的生产发展,花边逐步运用起来。作为一种装饰艺术,花边同样是和人类物质生产、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有关的产物。花边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亦是古人的创作愿望和情绪的反映和表达,其形式和形象,必然带有一定的个人精神意识和社会意识。藉此美化人类自己制造的物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代艺人不断从现实世界中吸取养料、加上自己的想像力而推陈出新,使花边在内容、形式和表现技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中国传统图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图二                                图三

  (二)从现有的实物资料来看,中国的花边纹样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陶器已经有花边的形式。当时的「艺术家」,已掌握了花边艺术的形式语言----重复、条理、节奏等,而且颇为明快、生动。花边的题材大多采用各种几何形纹样,例如圆点纹、折线纹、波浪纹、弧纹、三角纹、卷云纹、旋涡纹、回纹、网纹等(图二、三);此外也有用到花叶纹(图四)等植物或动物纹样。这些纹样几乎都是用点、线来组成的,大多应用对比、虚实等手法,表现出黑白、疏密、粗细等 有节律和韵味的艺术情趣。形象生动、手法简洁、笔划粗放,是其特点。它们大多描绘在陶器鼓起的腹部和肩部,不仅提高装饰美,而且加强了器物形体的丰满造型感(图五)。装饰在器皿颈部、唇口或内壁的花边,也都有条有理,变化层出。商周时期,花边除在陶器上作装饰外,主要作为青铜器工艺品的装饰纹样,青铜器的花边,大多在装饰中起衬托或分隔的作用。它们往往在器物的颈部、底边等作装饰,进一步强调器物的造型轮廓和形体(图六)。常见的纹样有二方连续的重环纹、重鳞纹、窃曲纹、云纹、雷纹、圆涡纹等,还有饕餮纹、云雷纹、勾连雷纹等,这时期的花边纹样,常常显得规矩、严整,构成形式大多较均衡、整齐。

     

图四                              图五



图六

  战国时期,漆器、青铜器上的花边纹样,出现了新的面貌,形式上由复杂繁缛转为舒展活泼,由深沉转为轻快;并运用分解、夸张等手法构成各种新的式样,许多花边突破了原先的连续散点格式,改作相互交织而富有流动感,构成难以截然划分出单元来的连续形式,运用的手法又有重叠、复合等各种变化。从春秋到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常见纹饰有蟠螭纹、虺纹和变形龙纹等。另一种以狩猎纹为主要内容,采用镶嵌工艺形式的装饰花边图案,在战国青铜器上特别惹人注目,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一时期漆器上的花边纹样,除仿铜器纹样而稍加变化外,云雷纹、勾连纹等较为多见,形象也较舒展。由于漆器纹饰用笔描绘,因此大多具有活泼流畅的特点。两汉时期的漆器装饰和陶瓷装饰花边,直接受其影响者很多。

     

图七                              图八

  (三)秦汉时期的花边纹样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不论是在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在题材或构成方式上,都显出生机盎然,带着浓郁的浪漫色彩。秦汉的漆器,代替了商周以来的青铜器,其花边纹样在战国漆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各种变幻流动的云气纹、变体的凤纹或夔纹等,都流露出颇深的神韵和意象。在汉代铜镜上的各种花边纹样,有连弧纹、草叶纹、涡纹、乳钉纹、绳纹、锯齿纹、蟠螭纹、卷云纹、四神纹等等,逸兴遄飞,丰富异常。秦汉画像石、画像砖的边饰纹样(图七)无论是几何纹或者动物纹,都浑厚纯朴,丰满多态。几何纹样则以线条的曲直、粗细和组合变化来表现这种精神素质,动物纹样则以简练朴拙的形象和姿态来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爱好和理想追求,从而形成了一代装饰花边纹样的特定风貌。我们可从许多长条形画像石边饰纹样,看到秦汉花边图案达到的高度水平,无论形式语言或艺术形象,都有很大的艺术魅力。以佛教艺术为主体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花边,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又有了新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意识和装饰题材依然存在;但佛教的文化影响使两汉时期的艺术质素向新的方向开拓。如装饰于石窟、壁画、藻井以及佛像背光、头光上的花边,以及龛楣边饰花纹等,既岿然隆重、井井有条而又不失飘逸舒畅之美。运用宽狭不等,内容不一的式样来构成,使装饰效果和形式的感染力更加强烈。这一时期花边纹样常用的题材有飞天、星云、垂障等等。植物花卉纹样中以忍冬缠枝纹样与莲花缠枝结构构成二方连续的花边图案者为多。从这时期起,中国的古代花边图案,吸收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了新款的别具风彩的式样,并从此大体定型,在以后的千百年间,一直相沿不绝。

     

图九                        图一○

  (四)隋唐时期的花边纹样,瑰丽豪健、丰润饱满、反映出奋发上升的时代精神(图八)。花饰广泛地应用在壁画、石刻、造像艺术中,而建筑、陶瓷、丝织品、金银器更把花边作为装饰的一个重要规制。花鸟题材的装饰图案逐渐盛行,花边纹样也同样以花鸟作为新款的内容,配合人物、动物以及其他现实生活情景,使得它格外充实而富有生活气息,也提高了装饰意匠。经常采用的花草纹样,是各种花卉的宝相花,常用大缠枝的形式,看去花团锦簇,富丽堂煌。常见的图式有莲花式、小簇草花式、放射式、规矩式等。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卷草纹花边图案,在中国装饰图案史上占一席之地,其内容和形式都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表现了当时的民族风采。两宋时期的花边图案则以秀丽清新为主调。由于装饰艺术受绘画影响,纹样较着重自身的抒写性。线条生动活泼,形象自然雅趣;刻划矫健俏美,风格洗练洒脱。有些以花卉为题材的花边,花叶错落,或俯或仰,有情有致,具有绘画写意的趣味。特别如宋代瓷器上的花边装饰,充分运用刻花、划花、模印,白描等工艺手法,花边的装饰格调更多姿多彩。题材除花鸟之外,人物、鱼虫禽兽以及各种几何纹样都有用到。元、明、清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表现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和精致。雕漆工艺兴起于宋代到元明清时期,其花边装饰已十分严谨精湛,刻划纤细丽密。建筑、丝织、刺绣、陶瓷、服饰和家具等领域,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花边装饰系列(图九、一○、一一、一二)。它们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库存,留给我们一份精湛的艺术遗产。从上述的花边艺术大体的的发展过程可知,花边在中国古代装饰艺术史一直占有一定地位。它在相对固定的艺术程式、范围和要求支配下,表达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中的时代风采,无论是淳厚质朴的原始彩陶,还是整丽庄严的商周青铜器,或者舒展简练的汉代画像石,以及瑰丽娟秀的唐宋服饰刺绣等,都在特定的构成法式中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反映了中国古代花边图案是在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一整套民族艺术风格的。



图一一



图一二



图一三

  (五)花边图案的基本程式是二方连续,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基本单元,组合构成可向相反方向延伸的「单元纹样」,然后再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反覆铺排。这种纹样根据需要再行延伸或中止。一般左右连续展开的称横式二方连续;上下连续展开的称纵式二方连续;首尾相接作封闭式排列的,称边框二方连续,也有简称谓边框纹样的。在带状纹样和边框纹样中,也有不采用二方连续程式的,构造自由灵活,按不同题材的要求,作不同的处理和变化(图一三)。汉代画像石的一些动物,人事边饰图像便是如此。二方连续形式的花边图案,单元纹样和连续的「骨式图」,是两大主要构成因素。单元纹样即是构成连续的最基本的形式单位大多比较简单,有的本身有相对的完整性,当单元反复连续起来便产生强烈形式效果;连续的方式就是骨式图。有的本身并不「完整」,连接以后才形成单元纹样的形式感,这是二方连续纹样的内形式。这种花边图案的构成更离不开「骨式图」。二方连续的骨式图,是组合单元纹样的依据。最常用的有所谓散点式,波线式,折线式和复合式等。这些骨式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装饰花边纹样中就已产生和形成(图一四),以后不断地得到完善和丰富而已。不少二方连续花边纹样,结构紧密巧妙,颇具匠心,像拆不开,切不断,在单元纹样连接处,还形成新的花纹,犹如又一个不同的构成单位。这在图案上称为「统觉」,在中国古代装饰花边纹样中,典型的作例不少。散点式的花边纹样构成比较简单,采用一个或多个单元纹样作平均排列。单元纹样常是一个简单的独立图案。为取得比较复杂的效果,可以用辅助连续的形式作间隔、补充和变化。散点式根据单元纹样的不同,有所谓直立式、水平式、斜线式等变化。波线式是以波形线为骨干,安排单元纹样而形成的二方连续花边纹样。其组成又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以波形线为区分界限,在每个区域填进相应的单元纹样,另一个是在波形线上组织单元纹样,使单元按其构成周期,波浪地连续展开。缠枝花边图案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折线式花边纹样其实是波线式的一种变体,波形线改为曲折线,纹样也就不同了。由上述三种形式变化形成的各种花边纹样,统称「复合式」。有的是骨式线形的交错复合,有的是各种骨式的复合构成。不管采用哪一种骨式来构成花边图案,首先在纹样的组织上要形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感;单元纹样之间的疏与密,线型的起伏与曲直,色彩的对比与调和,都必须起协调和加强的作用,突出连续性和纹样整体的完整性。在运用二方连续花边时,还必须注意与装饰物体的关系,与其他装饰纹样的关系,按装饰要求的不同而追求不同的装饰意匠(图一五)。花边图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早已为广大人群所熟悉和接受,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样式,满足人们的现实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今天,花边图案艺术作为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联结纽带之一,熔「实用」与「审美」于一炉,服务于实用美术,亦必将在新的时代里结出累累硕果。



图一四



图一五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sheer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纹饰栏目  进入传统图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