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建筑中,装修最豪华的是清代,清代装修最豪华的是乾隆时期,而乾隆时期装修最豪华的就是故宫东北角的倦勤斋了。倦勤斋所有的门扇均为紫檀木雕刻而成;图案里填的都是竹丝(将竹子劈成头发般粗细),称之为“竹丝镶嵌”;图案中间还嵌着数百块玉石……
倦勤斋,名取“耄期倦于勤”之意,位于故宫东北隅宁寿宫乾隆花园内。硬山卷棚顶,绿琉璃瓦黄剪边。由于几年前刚刚进行过外部修葺,所以外面看上去,漆色明亮。
乾隆帝的娱乐室
倦勤斋建筑面阔9间,前有东、西回廊,西回廊设在第四间与第五间相连处,从而形成东五间与西四间的格局。
东五间明殿在门口处留出开敞空间,其余部分则以木装修隔成上下两层的凹字形仙楼。仙楼以隔扇、槛窗、落地罩、炕罩等隔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所用材料多为紫檀、花梨等名贵材料。西四间内空间相对开敞,西侧设一方亭式戏台。倦勤斋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内檐装修部分,东五间和西四间各有千秋。东五间的装饰工艺以竹黄和双面绣为最。西四间最重要的装饰是通景画,通景画是倦勤斋的一绝,也是全国范围内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内装饰通景画,整个斋内有70余张画,顶棚处有12张,约有170平方米。
年久失修的郎世宁通景画
倦勤斋内天顶画和壁画的景物是连成一体的,不但如此,画幅与室内的环境及装饰亦相联接,等于是在室内又制造了另一个新的空间。
倦勤斋西四间室内北墙上画的是一处宫殿建筑景致:院落中有一段斑竹搭成的透空隔断墙,隔断墙的中间有一个圆圆的月亮门,在月亮门外的庭院中有两只丹顶鹤。宫殿建筑采用焦点透视画法,深远感和层次感都很强,站在画幅前可产生穿越月亮门走入花园的感觉。
最富神趣的是顶棚(即天顶)上的画。整个顶棚被画成了一座藤萝架,架上爬满了藤萝,并盛开着蓝紫色的花朵。藤萝花完全以色彩塑形,不见线条的痕迹。站在屋内某一点(也只有这一点)抬头向顶棚望去,藤萝架上的一朵花,正好就悬在你的头顶上,逐渐向四周望去,花朵慢慢变成倾斜状,最远处的花朵几乎是平躺着的样子。但是当你站在这个点上向戏台(戏台搭建在屋内,被称为“殿中阁”)方向看去,那些藤萝架上的花朵看上去又是朵朵下垂。
鉴于天顶画的透视画法多见于欧洲,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也多处记载,有些殿、斋内的藤萝架天顶画为“供奉内廷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所绘制”,但是倦勤斋的藤萝画材料和手法都源自中国,所以专家推测:倦勤斋内通景画的大部分,是出自郎世宁的徒弟、中国宫廷画家王幼学等人之手。
倦勤斋的建筑部分完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据记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倦勤斋画挂门神,说明已经交付使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斋内通景画才贴裱竣工。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