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之一的酒泉,就不得不提出产于酒泉的夜光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凉州词》,更使得古城凉州的葡萄美酒和酒泉的夜光杯千百年来驰名天下。

  夜光杯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如今,成套组合的夜光杯酒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经成为五洲四海传递盛情的友谊之杯。“骚人偏爱夜光杯,湛透泽柔萦月辉。天令纹华生异彩,酒香玉润醉双飞”。自古便负盛名的酒泉夜光杯堪称中华一绝。

  熠熠生辉的酒泉夜光杯,不仅是生活中馈赠友人的佳品和聚会饮酒的器皿,其独特的雕琢工艺更是后人引以为耀的宝贵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肃州区的李洪斌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酒泉夜光杯,不仅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品,也是一种名贵饮酒器皿。酒杯是用祁连山一带的酒泉玉石巧磨细琢而成的。它质地细腻,纹理天然光滑透明,杯壁薄如蛋壳。色泽有脆绿、墨绿、鹅黄、羊脂白等。当你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具有耐高温抗严寒的优点。斟烫酒,不爆不裂;历寒冬,不冻不炸。盛酒后,色不变,味更浓,被称为白玉精。唐代诗人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和叶剑英同志“评泉品酒看光杯”的佳句,更使夜光杯盛誉远扬。它现已远销欧、亚、美3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夜光杯的历史

  据说,公元前七世纪时,周穆王当政。当时,西域的一个小国便送礼上朝,以求得和平共处。第一年,使节带着产自新疆当地的河田玉前往朝觐。周穆王见到那玉石,龙颜大悦,对使节及其随从盛情款待。第二年,使节如法炮制,又选出上好的玉石进献。然而,周穆王的反应十分冷淡。使节回国后,向国王讲述了周穆王的态度,并商量如何才能讨得周穆王的欢心。此时,有人提议,不妨把玉石做成酒器。因为周穆王喜欢饮酒,用上等玉石做成樽饮用美酒,应该是周穆王高兴的事。果然,第三年,当一盏盏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杯子摆在周穆王面前时,周穆王十分高兴。特别是当杯中斟满红葡萄酒时,月光下,波光粼粼,煞是好看。周穆王立即下令奖赏使节。夜光杯从此诞生,也因此而得名。夜光杯自己不会发光,它需要借助外部的光来产生那种奇异的效果。

  到了唐代,夜光杯更是闻名遐迩,唐人王翰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诗以杯名世,杯因诗增辉。夜光杯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武山鸳鸯玉等优质名玉雕琢而成,造型多样,小巧玲珑、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如在夜晚,对着皎洁月光,把酒倒入杯中,杯体顿时生辉,光彩熠熠,令人心旷神怡,豪兴大发!

制作秘密

  酒泉夜光杯采用祁连山四千米雪线以上的墨玉之精经过三十多道工序纯手工精雕细琢而成,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工艺历史。用祁连玉精雕细琢而成的夜光杯,纹饰天然,有的呈墨绿色,有的呈绿色,还有鹅黄、羊脂白等颜色。滑润透明,光泽照人,深、浅相间的色泽中交织着半透明的花纹。有“一触欲滴”的翠绿“脆金碎玉”的纤细亮如镜薄如纸满不溢花纹香光明夜照。倾酒入杯不仅能绵化烈性的白酒色正味纯而且由于含有游离的四氧化三铁极易被人吸收对身体有保健作用尤其对贫血、高血压等症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据酒泉夜光杯厂的老艺人介绍:祁连玉又名祁连山玉,产于蛇纹石化超级岩中,主要由钠铝硅酸岩矿、绿铀矿、磁铁矿、铬铁矿、铬尖晶石等组成,因其含有多种矿物质,使祁连山玉呈现出浅绿、翠绿、褐绿、墨绿等多种颜色,其中,含铬、镍离子的祁连山玉可与高绿翡翠媲美,故有祁连翠玉之美称,用它做成的酒杯实为杯中极品。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漠漠尘路中,这夺光异彩的宝贝,同丝绸流溢的霞光,琼浆玉液中的月色波光,祁连顶峰的圣洁寒光一起,生成了另一个光彩动人的河西走廊。

  雕琢夜光杯,要经过采玉、钻玉、制胚、粗磨、雕琢、精磨等36道工序精制而成。目前世面上所见的夜光杯分为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造型独特,式样精巧。盛酒后,色不变,味更浓。更绝的是,用毕不用洗刷,只须干布轻拭即可。

  民国至解放初期,生产夜光杯以家庭作坊为主,由于交通不便,玉料无法从中运出,只好雇山区牧民用牦牛把玉料从山中驮出来。研磨玉石用的沙子名叫金钢沙,是用骆驼从80公里以外的玉门花海子运来的。由于没有电,生产用的机器十分简陋,只能用脚踏、手拉,使机器转动磨制夜光杯,酒杯的制作工艺复杂。首先要选料,根据酒杯的尺寸切下做成毛坯,经过钻、掏、磨、碾、拓、冲、抛光、烫蜡等二十八道工序加工磨制成型。最后用马尾网打磨;所制作的酒杯要求高矮、粗细、薄厚、颜色一样。磨制时,操作人用一只手固定玉料,用另一只手往砂轮上添沙子。工具简单粗糙,制作工艺技术十分落后,制作的酒杯品牌单一。加工制成的酒杯玉器除在店内出售外,一部分换取过往商客所带的鹿茸、麝香等外地土特产品,销往外埠。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酒文化栏目  进入酒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