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在我国的人口数只有四千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人世代生活在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夏捕鱼、冬打猎,有“鱼皮部落”的别称。赫哲人是我国唯一掌握着用鱼皮制作服装的民族。
赫哲族聚居的街津口并不是一个闭塞的地方,这里的旅游业方兴未艾,政府十分注重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建立了赫哲族文化村。随着街津口旅游业的兴起,各种鱼皮制品一下子成了街津口特有的旅游纪念品,这也影响到了鱼皮衣。在街津口,曾经有外地来的收藏者以六千元的价格收购了一件鱼皮衣,这让还掌握这种技艺的赫哲人挖到了第一桶金。
剥鱼皮
记者找到了制作鱼皮衣的艺人尤文凤,想看看制作过程。既然是鱼皮衣,就要扒鱼皮,尤文凤的丈夫老付是扒鱼皮的高手,特意来为我们展示一把扒鱼皮的技艺。老付剥鱼皮时说这鱼不行了。我们买来的这条鱼给老付带来了一些麻烦,鱼不新鲜,大概是存放时间过长,鱼肉和鱼皮粘连在一起。
好在鱼不新鲜了对皮子没有什么影响,就是扒的时候比较费劲,要是好鱼,扒的时候皮上不会带许多肉。
老付扒鱼皮时换了一把木头刀,这种用竹子或者桦木做的刀既厚实又锋利,扒起鱼皮来,不伤皮子。虽然鱼皮上带了些鱼肉,但还是飞快的扒下两张鱼皮来。
揉搓鱼皮去鳞
随后尤文凤用铁刀把鱼皮上残留的鱼肉一一清理干净,将鱼皮贴在门上风干,这要一夜时间才行。
第二天找到尤文凤时,并不是在她家,而是在镇子里的一间排练厅,尤文凤正在和一群姑娘小伙排练舞蹈。文化村中有个歌舞队,全部是由街津口能歌善舞的赫哲人组成,尤文凤是其中一员。
这些歌舞排练完毕后,演员们会穿着鱼皮衣在文化村中表演给游客观看,告诉来到街津口的每一个人,这里曾是一个鱼皮部落。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