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回廊转,圣景揽千山”。
“宜曲立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婉蜒无尽……”。
《园冶》中对园林中廊的精炼概括。
唐代的皎然和尚曾说“诗有六至”: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
沧浪亭里的这条复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苏轼——西江月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五代诗人 张泌《寄人》诗
“徜徉廊柱间,空洞其凝视。柱影远且长,柱身久弃毁。 惟余蔓草纹,穿行神庙址。幽香岂能循,神圣不能倚。”
“长江绕廊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翠云廊,苍烟护,三百里程十万树”。
“香径尘生鸟自啼,渫廊人去苔空绿。”
“水殿云廊三十六,不知何处月明多。”
元·王蒙《宫词》
“结庐烟水廊, 独寻疑有约, 尘境亦清凉”
陈源发·《过真静庵即事》
顺着长廊渐次升高——“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下上,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真州东园记》)”——这是欧阳修的句子。在阵阵清风里,没有坐进“闻木樨香轩”,就闻到桂花的香气了。
“九曲回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而墙上的漏花窗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襄阳歌》,寄托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将诗句制作于漏花窗上的做法,在苏州园林中仅此一例。
“知君小试济川才,横绝寒流引飞渡”
——苏州“小飞虹” 既是水廊,也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它凌空飞架水面之上,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 “飞虹眺秦河, 泛雾弄轻弦”意,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 故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