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说明】关于这首词,元代伊世珍《琅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其实,这只是传说,于事实、于词情均不甚相符。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时,家居东京。赵明诚正为太学生,虽有离别(每月可回家两次),但无负航远游事。再者,从词的内容来看,并不像当时送别的情调。这首词可能作于赵明诚出仕后的一次远游,词中所抒发的是与丈夫别后的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情。
上片写与丈夫别后,作者于清秋时节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见大雁飞过又引起遐想,盼望大雁能从赵明诚那里给她捎一封锦书来。但她的希望落空了,她的心情更加苦闷。
下片写作者相思愁苦之情无法消除。先写眼前景物,用自然现象暗喻愁情的深重和无由排解。接着写夫妻分居两地,但相思之情,离别之恨,却是一样。结尾三句,进一步表明相思的愁苦之情无法排除。
这首词的特点是,作者善于描写人物的神情和心理状态,同时又善于用浅近清新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感情。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为怀念初婚不久离家远行的丈夫赵明诚而作的一首抒情小令。它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笃爱情,吐露了夫妇各居一方的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深沉、热烈,格调清新,是作者早期的作品之一。
这首词语淡情深,不事雕琢,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这短短的小词中,创造了完整感人的意境,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采用移情入 表现方法,把自己真挚、深沉的思想感情融入客观外界的景物之中,又借着对景物的描写将它巧妙地抒发出来。词的上片和下片的开头两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互相补充、衬托,勾画出秋天的自然景色。这常见的自然现象经过作者带着相思的主观色彩一描绘,就有了人的情感在内,具有了多层意义,潜流着牵动人心的情感,更好地抒发了女主人公浓厚的思想感情。
【注释】①一剪梅:词牌名。宋周邦彦词中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名。又名《腊梅香》,《玉簟秋》等。双调六十字,平韵。 ②红藕:红藕花的简称,即荷花。香残:指荷花凋谢。玉簟:光泽如玉的竹席。球:指身感凉意。 ③罗裳:丝绸制的裙子。 ④兰舟:船的美称。一说木兰舟。因木兰舟坚而且香,故以木兰舟为船的美称。 ⑤锦书:书信的美称。此指情书。 ⑥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整齐,有时像“一”字,有时像“人”字,故称雁字。古代传说,雁儿会捎带书信,故作者看见雁就想起丈夫的书信。 ⑦自:只是的意思。飘零:凋谢坠落。 ⑧一种相思:言彼此牵挂的感情一样。 ⑨两处闲愁:言彼此两边都是为相思而愁苦。闲愁:此指离别相思之愁。 ⑩此情无计可消除:意谓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无计:没有办法。 ⑾才下眉头皱着的眉毛刚展开来。 ⑿却上心头:心里头却又惦记起来。以上两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