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 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一农民家庭。农村社会的经济贫困和中农成分的政治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12岁时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放牛割草,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1976年8月参军,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04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委们称莫言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莫言的系列小说《红高粱家族》曾在文坛引起轰动,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等多个奖项, 1988年,经张艺谋演绎后的电影《红高粱》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8项大奖。张艺谋曾说电影《红高粱》的成功要感谢莫言提供了一部好的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艺谋也成就了莫言。10年后张艺谋拍摄《幸福时光》时再次用了莫言的作品。2003年,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在一周之内,连夺金鸡百花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编剧奖、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为国产电影带来了新气象。《白狗秋千架》是莫言的一部短篇小说,导演霍建起在影片中修改了结尾,使得矛盾没有发展到极致,而是隐而不发的状态。但这样的修改似乎与莫言的风格相去甚远,但莫言认为:“小说一旦改编成影视剧就跟原著没多大关系了,电影是导演、演员们集体劳动的结晶,小说只是给导演提供了思维的材料。”
王朔 1958 年出生, 1976 年高中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 1980 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 1983 年王朔辞职从事自由写作。 1978 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 1984 年初处女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后,迄今已创作多部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约一百六十万字,并创作了数十集电视剧。至今从事自由写作。其自谓: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王朔的作品红极一时。电影《顽主》、《阳光灿烂的日子》、《我爱你》,及电视剧《过把瘾》,这些曾轰动一时的影视剧也都改编自这个“痞子”王朔的小说。 1984 年王朔的中篇小说《空中小姐》被改编为电视剧,后来《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又相继被拍成电影。 1987 年电影《顽主》掀起热潮,那个当时头上还有几根毛的葛优以及一脸汉奸样的梁天,再加上一个玩世不恭的张国立,让人们在电影院里捧腹大笑。当时还没有 VCD ,为了重温电影带来的感受,很多人去夜市旧书摊买到小说《顽主》。那时,王朔不过三十多岁。这之后,他开始亲自领衔编剧,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和《渴望》大获成功。许多书店、书摊都摆着他的作品。王朔的电影后来又有了《无人喝彩》、《永失我爱》等等,最近张元又打算将王朔的旧作《看上去很美》搬上屏幕。在电影的“催化”下,王朔的文集在中国畅销近二十年。
苏童 苏童, 1963 年 1 月 23 日生于江苏苏州市, 1980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度过了最令他难忘的四个年头。 1884 年毕业分配至南京艺术学院工作美术系工作。 1986 年调至江苏作协《钟山》编辑部任编辑。 他喜欢“新潮”,曾在其中尽情畅游。他也喜欢“传统”,喜欢琢磨中国的历史风云。 从 1983 年起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第八个铜像》,迄今共发表作品约 180 万字。代表作品为中篇小说《妻妾成群》、《红粉》、《离婚指南》,长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主要作品皆收入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苏童文集》中,计有中短篇小说卷《少年血》、《世界两侧》、《婚姻即景》、《末代爱情》、《蝴蝶与棋》,长篇小说《米》、《后宫》等。
文学“先锋派”主将苏童的《妻妾成群》经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着实让中国电影界和文学界“震”了一下。读者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知道《妻妾成群》,最后迷恋上了苏童。紧接着,小说《红粉》被导演李少红拍成同名电影,更多的读者从电影的效应中,知道了苏童和他的小说。但是,苏童“刻意”与电影保持一段距离,“张艺谋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我俩就像做生意的一样,相互之间只有买卖关系,别无其它。”
池莉 池莉,湖北人, 1957 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4 年高中毕业,为下放知青; 1976 年就读于冶金医专, 1979 年毕业,任职于武钢卫生处流行病医生。 1983 年参加成人高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人班,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1987 年毕业,任武汉市文联《芳草》编辑部文学编辑。 1990 年调入武汉文学院,为专业作家。 1995 年,任文学院院长。 2000 年,任武汉市文联主席。 1979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池莉文集》(七卷)、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等,长篇小说《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以及散文随笔集多部。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人民文学》、《十月》、《当代》、《小说月报》等各种文学奖 50 余项。有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
武汉女作家池莉在我国当代文学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代表作《来来往往》、《口红》、《小姐你早》等作品一经搬上荧屏就成为观众热烈追捧的收视热点,均取得了艺术和市场的巨大成功。池莉的作品关注市井生活,文字能够与读者坦诚相见。其新作《生活秀》一问世,便同时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电影《生活秀》获得多项大奖,充分展现了池莉作品影视元素的独特魅力和市场价值。 2003 年 12 月,池莉签约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池莉影视工作室”。“池莉影视工作室”是继“海岩影视工作室”后世纪英雄吸纳优秀影视创作人才的又一举动,使“海岩”、“池莉”等著名“作家品牌”,拥有更强的电影产业影响力和号召力。再次证明在优秀文学作品基础上改编的剧本往往会成为精彩影视剧的先声,这样的例证在国内外屡见不鲜。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