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齿白唇红”,稍具中国新文学修养的人就知道是四十八岁的鲁迅“骂”二十四岁的叶灵凤的“名句”中的一个中心词。为叶灵凤作传的李广宇在其专著中设了《叶鲁纠葛》一章,开篇便是为叶灵凤喊冤:“正因了鲁迅的一句戏言,灵凤自打年轻时就顶上了‘齿白唇红’的薄名,数十年挥之不去。”

 

 

这的确是事实,但却又与鲁迅原文有出入。一九二八年八月十三日出刊的《语丝》第四卷第三十三期所载郁达夫《革命广告》之后的《鲁迅附记》,在叙述过“革命咖啡店”“简直是现实的乐园了”之后,鲁迅“又有几句声明”的第三条明明这样写着:“这样的乐园,我是不敢上去的,革命文学家,要年轻貌美,齿白唇红如潘汉年叶灵凤辈,这才是天生的文豪,乐园的材料;如我者,在《战线》上就宣布过一条‘满口黄牙’的罪状,到那里去高谈,岂不亵渎了‘无产阶级文学’么?”

 

 

一看就知道,鲁迅是在“骂”一批人,即“潘汉年叶灵凤辈”,也就是“潘汉年叶灵凤一伙”,而且是“潘汉年”在先。何以导致让人们误读成“齿白唇红”就是“骂”叶灵凤呢?其原因真可以细作查考。不过,现在只说“齿白唇红”的出处。

 

 

这个“齿白唇红”的生动妙语不是鲁迅自己的“创作”,连上引《鲁迅附记》那一段的大意结构,也可以从一本“古书”中找到出处。这“古书”就是明代洪基所著的《摄生总要》,该书中有一节写到:“炉鼎者,可选阴人十五六岁以上,眉清目秀,齿白唇红,面貌光润,皮肤细腻,声音清亮,语音和畅者,乃良器也。若元气虚弱,黄瘦,经水不调,及四十上下者,不用也。”这里讲的是所谓采阳补阳之房中术选择女人的标准。(文汇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常识栏目  进入文学常识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