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注:也有人认为是1509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存世画迹有《赤壁图》、《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等。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 ,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点击放大
莲溪渔隐
 
点击放大
金谷园图
 
点击放大
桃源仙境图
 
 
点击放大
桃李园图
 
点击放大
仿李唐山水
 
点击放大
仙山楼阁图
 
 
点击放大
停琴龙琴图
 
点击放大
九成宫图
 
点击放大
九成宫图

 
点击放大
松溪论画图
 
点击放大
琵琶行图(局部1)
 
点击放大
琵琶行图(局部2)
 
 
点击放大
园居图
 
点击放大
宫乐图
 
点击放大
汉宫春晓
 
 
点击放大
明妃出塞
 
点击放大
高山流水
 
点击放大
子路问津

 
点击放大
捉柳花图
 
点击放大
松林六逸
 
点击放大
南华秋水
 
 
点击放大
竹院品古
 
点击放大
浔阳琵琶
 
点击放大
棋卜
 
 
点击放大
溪山楼阁图
 
点击放大
秋原猎骑图
 
点击放大
松溪横笛

 
点击放大
柳溪泛舟
 
点击放大
携琴听松
 
点击放大
月下吹笛
 
 
点击放大
访梅图
 
点击放大
煮茶图
 
点击放大
秋山问道图
 
 
点击放大
蕉阴结夏
 
点击放大
腊梅水仙
 
点击放大
剑阁图(局部)

 
点击放大
剑阁图
 
点击放大
剑阁图(局部)
 
点击放大
秋江待渡

 

 
点击放大
松亭试泉
 
点击放大
独乐园图(局部2)
 
点击放大
独乐园图(局部1)

 

 
点击放大
松下眠琴图
 
点击放大
临流偃坐图

 
点击放大
渔樵耕读图
 
点击放大
池边美人
 
点击放大
文姬归汉
 
 
点击放大
唐人诗意(一)
 
点击放大
唐人诗意(二)
 
点击放大
唐人诗意(三)
 
 
点击放大
捣衣图
 
点击放大
梧竹草堂
 
点击放大
松影楼阁

  他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从而业画。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文征明)",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

  仇英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他功力精湛,以临仿唐宋名家稿本为多,如《临宋人画册》和《临萧照高宗中兴瑞应图》,前册若与原作对照,几乎难辩真假。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画,青绿山水 和人物故事画,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融入了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 。

  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豪金,综丹缕素,精丽绝逸,无愧古人,尤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板刻习气,直趋宋人室,对后来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宫仕女画都有很大影响,成为时代仕女美的典范,后人评其工笔仕女,刻画细腻,神采飞动, 精丽艳逸,为明代之杰出者。杰出作品有《人物故事图》、《汉宫春晓图》卷(配图为此画局部)、《供职图》等。

  仇英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发展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即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范,还有一种水墨画,从李唐风格变化而来,有时作界画楼阁,尤为细密。常作上林图,人物、鸟兽、山林、台观、旗辇、军容,皆忆写古贤名笔,斟酌而成,可渭绘事之绝境,艺林之胜事。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对其评价说:仇 英画“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 之,种种臻妙”。明代董其昌题其《仙弈图》谓:“仇实父是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 后继仇英画法者,有沈硕、程环、尤求、沈完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名家栏目  进入绘画专题 进入历代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