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绘画作品欣赏

潘天寿作品赏析:雨霁

  1962年
  363.3×141cm
  潘天寿先生大约从1959年开始到1964年,接连画了好多幅巨型横幅的出色作品,而且题材,构图都比较接近,其代表作如《记写百丈岩古松》(1959)、《长春》(1961)、《雨霁》(1962)和《华光旦旦》(1964)。这里只对《雨霁》一画作些描述与分析。

  画家在丈二的巨型横幅上通过对古松、巉岩、流泉、山花野草的描绘,创造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画面,古松老千刚劲如,虽有枯枝,但仍然黛色参天,郁郁葱葱。画幅右边岩石,形象奇特。在两块相呼应的巨石之下,置有几块棱角分明,富于变化的碎石,既把两块岩石连成一片,又表现了山洪在岩间冲刷的痕迹。整个画幅的结构颇具匠心。古松树身自中向左上角倾斜,树帽至树干则自左向右上倾斜,将势收回。树身及岩石的主要轮廓线,与自右上角来的雨后溪流,在相接未接之间。树身左边,溪流与岩石轮廓相交处留有空白以透气。由于主体重心偏左,画家在右边岩石靠边空白处题款,造成了整个画面的均衡。这幅画不只是大自然永恒和旺盛生命力的颂歌,而且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的象征表现,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震撼人、鼓舞人。(杨成寅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名家栏目  进入现代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