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slight heat)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小暑-农事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
  立足抗灾夺丰收,防涝抗旱两打算。
  夏播作物间定苗,追肥治虫狠锄田。
  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棉花进入花铃期,修治追耪酌情灌。
  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
  毛巾肥皂随身带,长裤长褂身上穿。
  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雨季造林好时机,精细认真管果园,
  冬修榆树夏修桑,修整白杨于伏天。
  村村户户沤绿肥,肥堆如山麦增产。
  割晒青草好时机,牲口冬季之“美餐”。
  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小暑-农谚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河堤再坚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淋了伏头旱伏尾。
  东南风,雨太公。
  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
  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
  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
  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漂船;云往北,瓦碴晒成灰。
  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西雨凄凄,云彩往南雨连连,云彩往北一阵黑。
  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乱云天顶绞,风雨就来到。
  云彩乱绞头,下得没了牛。
  午后西北黑云生,往往下雨还刮风。
  云从西北起,狂风连急雨。
  云从东南上,下雨不过晌。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厚云连成片,当时把雨见。
  云彩接太阳,大雨下三场。
  乌云接驾,不阴就下。
  黑云接了驾,就要把雨下。
  云来接,龙王不得歇。
  云彩接太阳,明天下一场。
  云彩接老爷儿(太阳),有今儿没有明儿。
  早烧雨,晚烧晴,乌云接日等不到明。
  早晨烧,晚上浇。
  早晨下雨一天晴。
  黑云接得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接得高,有雨在明朝。
  日落云里走,有雨半夜后。
  午后云上日,有雨在当时。
  午后云遮,夜雨滂沱。
  午后有云不上日,有雨就得二三日。
  扫帚云,淋死人。
  天上起了炮台云,不过三日雨淋淋。
  云似炮台形,没雨定有风。
  日出云如山,午后地不干。
  早有破絮云,午后雷雨淋。
  早晨遇云,不雨也阴。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
  东风云过去,雨下不多时。
  乌云往东,有雨稀松。
  西北风是开天的钥匙。
  傍晚西北风,半夜天就晴。
  早上浮云走,明日晒死狗。
  北风上了东,越刮越稀松。
  早晨天无云,尽管远处巡。
  云随风雨疾,风雨霎时息。天上有云丝,晴天便可知。
  火烧云,晒死人。
  傍晚火烧云,明日晒死人。
  日落西边明,明天天准晴。
  老爷儿(太阳)倒吊明天晴。
  天上鲤鱼斑,晒禾不用翻。
  瓦块云,晒死人。
  早晨薄薄云,中午晒死人。
  太阳倒照,晒得猫叫。
  日头送了山,预备洗衣衫。
  沉雷主连阴。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不怕炸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
  西北黑云生,云雷必震声。
  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一夜起雷三日雨。
  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
  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久雨不见晴,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当头雷无雨。
  干打雷,不下雨。
  早雷当日晴。
  闪光西北天,大雨下连连。
  立闪风雨急,横闪雨来迟。
  东闪晴,西闪雨,南闪雾露北闪水。
  闪光强转弱,有雨来不到。
  朝虹雨,夕虹晴。
  对日虹,不到明。
  东虹呼雷西虹雨,南虹过去行雷雨,北虹就要干河底。
  东虹辘轳西虹雨,南虹出来下涝雨。
  东虹辘轳西虹雨,南虹出来摸鲶鱼。
  虹吃雨,下一指;雨吃虹,下一丈。
  早霞红丢丢,晌午雨溜溜;晚霞红丢丢,明天好日头。
  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干死青蛙。
  早霞备雨具,晚霞行千里。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雾露不收,细雨淋丘。
  早晚雾不散,有雨不过天。
  三日雾蒙,非雨即风。
  三日雾,起东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服。
  早晨有雾,尽管晒裤。
  早晨雾浓一日晴。
  早晨下雨一天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十雾九晴,不晴沟满壕平。
  久晴雾阴,久阴雾晴。
  久雨大雾晴,久旱大雾雨。
  朝雾消,晒衣帽;朝雾延,阴雨天。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平时无露突然增,近日就要雨星星。
  夜晚露水狂,明日好太阳。
  露水越大,天气越好。
  阴天夜无露。
  大风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日晕雨,月晕风。
  日晕三更雨,月晕一天风。
  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有晕下满盆。
  晕圈到中午,风雨都解除。
  日晕蓝、红、绿,很快就有雨。
  太阳披蓑衣,明天雨凄凄。
  大晕风伯急,小晕雨师忙。
  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圈儿套月亮,大风满天扬。
  月亮生毛,大雨滔滔。
  星星眨眼,大雨不远。
  星星挤眼,大风临前。
  久雨见星光,来日雨更狂。
  北斗星打闪,隔雨不多远。
  星星红蓝,近日雨灌。
  星星稀,披蓑衣;星星密,晒脱皮。
  日若当午见,三天不见面。
  露一露,下个够。
  亮一亮,下一丈。
  晃一晃,下三晌。
  太阳回头笑,等不到鸡叫。
  夜晴无好天,等不到鸡叫唤。
  夜晴无好天,明朝依旧雨绵绵。
  先下蒙蒙无大雨,后下蒙蒙不晴天。
  雨点落下一个泡,还有大雨要来到。
  雨点落下一个锥,天明下到大天黑。
  雨点像个钉,明天也不停。
  六月六,看谷秀。
  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谷打苞,水满腰。
  拖泥秀谷。
  拖泥带水看秀谷。
  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卡脖旱,少干饭。
  六月稻,大水泡。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梨旱枣。
  入伏不种黍和豆。
  见暑不种黍。
  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过了小暑,不种玉蜀黍(玉米)。
  麦不见伏,伏不见麦。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头伏萝卜,二伏白菜。
  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入了伏,手不离锄。
  谷锄七遍谷无糠,稻耥三遍谷满仓。
  稻耥三遍串串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豆锄三遍荚成串。
  豆锄三遍粒儿圆。一遍扁,二遍圆,三遍四遍天鹅蛋。
  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节日栏目  进入节日·习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