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水生生不息,从彼黍离离的沣滈流往蒹葭苍苍的洛水,流过先秦蕑草遍地的溱洧,流过汉代绵柳轻飏的渭水,流过大唐杨花迷离的曲江……冲走了漂浮的羽觞,模糊了丽人的身影,如花的笑靥化作涟漪散去,逝者如斯……
——题记
今岁的上巳女儿节在西历的3月31日。
一 上巳节的名称及渊源
二.上巳节的风物与节俗
三.“华夏之根,扶桑之木” ——传统文化失落的喟叹
四.上巳节诗文赏析
五.上巳节复兴方案设计
上巳是个我们很陌生的节日了,不过,凡熟悉日本传统文化的朋友,对美丽浪漫的女儿节一定印象深刻吧?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同胞在徜徉于异域风采的同时并不知道它正是源出三千多年前的华夏。然而,上巳自宋代末就逐渐消失了,没想到近年来,这失落了六百多年的节日竟然在国内绽开一波涟漪,民间开始自发地将目光投向上巳节,在许多文化论坛上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些社会团体和学校还身体力行去追寻这失落的传统,比如,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就已经开始实践这项古老而年轻的节日,每年的三月初三还被定为了女院的常规性纪念日。作为院长的翁敏华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旦韩国的端午祭申报成功,下一个,恐怕就是日本申报三月三了。”
一.上巳节的名称渊源
因在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故称上巳。上巳节亦名元巳、三巳、除巳、上除等。
关于上巳的起源,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了晋代两位尚书郎挚虞、束皙在晋武帝面前的争论故事。挚虞以为,上巳节源于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亡女之事。据说平原徐肇,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全部亡故。一村人觉得很奇怪,于是纷纷相携至水滨盥洗以驱除不祥,遂因水以泛觞,曲水之义起于此;束皙却认为: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和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见有金人出奉水心剑,这两事才是本源。而“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大概是朴实的解释更可信吧,争论的结果是挚虞得赐“金五十斤”,而束皙却左迁为阳城令。不过,真正的起源有可能普通到没有故事,仅仅是上古人们的一种习惯。
上巳的名称首见于汉代的古籍,名称大概定于汉代。《汉书 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
汉代及以前虽已经把上巳定为正式节日,使古老的祓禊活动有确定的时间,但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方便和统一,魏晋后干脆将上巳节定在了三月初三日,《晋书 礼志》:“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以上巳也。”虽然不局限于巳日,但上巳的节名却固定不变。
有认为“上巳”为“上己”之误,指出古人记日用天干而不用地支,比如上辛上戊,假设非要用地支的纪法,那么首午尾卯,上旬又怎么有巳日呢?这种说法见《癸辛杂识》。不过,习惯成自然的力量是很大的,名称恐怕是不可扭转了,原因大家知道一下即可。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