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坛的经典人物

◇谷瞵秀◇      如果要再进一步了解邓丽君与国语流行歌的时代意义,专攻文化理论的叶月瑜有深入的分析,她在文章中指出,邓丽君的歌声具有迷人的多重性,连带也产生不同的阅读。因她抒的是女性之情,解的是男性之闷,传统女性主义则强调女性德众诠释权的重要及她们对歌曲爱好的原因。
   
    "角色的扮演、自恋的表现,是许多人在唱流行歌时,反客为主的自我创造。"一位传播学者以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听歌其实是一种"合作"的行为,唱者与听者都在进行互动。对邓丽君的许多男女歌迷而言,她的歌与历史、与己身的生命有激荡和共鸣。在她猝逝后,歌迷在歌声中尤其能感受自己在流金岁月的感情、回忆与乡愁。
   
    "温柔与忆旧,是很多人生命情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台大中文系副教授周志文如此写道。
   
    在现实生活中,邓丽君所象征中国女性婉约、温柔的特质,已渐式微。她的猝逝,无疑也代表了那个时代流行音乐典范的消逝;而她也正式在现代华人社会的通俗文化史上,成为经典人物。
   
    歌声悠扬,斯人已杳,死后哀荣、歌迷同悲的邓丽君,其实并不寂寞。一位歌迷说:"天堂里一定也有很多她的歌迷吧!"而大街小巷中、超市、餐厅、唱行行里、计程车上……处处飘荡着她的甜媚嗓音:"停唱阳关叠,重擎白玉杯。殷勤频致话,牢牢抚君怀……人生难得几回醉,不欢更何待?啊,再喝一杯,干了吧!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其他栏目  进入邓丽君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