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张桓侯庙,又称张飞庙,位于长江南岸的飞凤山麓,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的祠宇,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一组宏伟壮丽、独具一格的古建筑群,是长江上游重要古迹之一,号称“巴蜀一胜景”。 据史载,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为解关羽被害之恨,兴兵伐吴,令张飞率部由阆中至江州(今重庆)会合。张飞急于伐吴,鞭挞部卒,被部将张达、范疆杀害。范、张二人带着张飞头颅投奔东吴,吴国遣使媾和,并将张飞首级送回,葬在这里,故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 张飞庙依山取势,殿宇巍峨,造型雄奇,布局严谨,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园林面积11.1万平方米。庙前临江石壁上刻有“江上风清”四个大字,隔江可辨。门前飞泉幽潭,古木葱茏。庙内主要建筑有: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结义楼;祭祀张飞的正殿;寄托张飞对关云长思念之情的望云轩,以及为纪念传说中张飞神灵为上下航船助风30里而修的助风阁。此外,还有为纪念诗人杜甫客居此地而建的杜鹃亭以及得月亭、听涛亭。
张飞庙收藏自汉唐以来的碑刻书画及其它文物千余件,其中不少是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瑰宝,故又有“文藻胜地”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