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宜昌西陵峡段黄牛岩下九龙山的正中,人称“九龙捧珠”。相传此庙是春秋时代人们为纪念神牛助禹开峡的功绩而修建的,初时名叫黄牛庙。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师入川,途经黄牛峡,专程到黄陵庙拜谒。他见庙已残破,便主持重修,还亲笔撰写了一篇碑文《黄陵庙记》。到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又将此庙复建,改名黄牛祠。历代名人如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等都到此观览胜迹。欧阳修改其名为黄陵庙,并特地写了一首《黄牛峡祠》以记之。苏轼也写了一首题为《黄牛庙》的诗,以抒己怀。现存山门、禹王殿、武侯祠及后院。特别是庙内主体建筑禹王殿,为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所建。殿面阔进深均为5间,由36根 主要立柱支撑,高约十五米,斗拱飞檐,黄瓦丹墙,和谐而庄重。檐下悬匾额两块,一块是明惠王所题的“玄功万古”匾,一块是清慈禧所书“砥定江澜”匾,装潢典雅大方。大殿正中供奉木质禹王坐姿雕像,高约四米,两旁立盘龙大柱,令人肃然起敬。山门为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修建。其上书着“老黄陵庙”4个金色大字,字下横排着八仙雕像。门前是两层台阶,下层18级,上层33级,衬托出庙宇的高大雄伟。武侯祠在禹王殿右侧,为清代建筑风格,面积不大,祠内仅存“云霄一羽”大匾,字迹刚劲潇洒。庙后庭院中有铁树一株,传为诸葛亮所植,1983年“千年铁树开了花”,花期延续2月之久。庙后桔林中还有一股优质矿泉,名为黄牛泉,相传也是诸葛亮亲手开凿,至今聚泉极丰。黄陵庙背依青山,面临大江,上连三峡大坝,下通葛洲坝闸,是三峡游览的必经之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yihong930@163.com
     
    返回三国演义栏目  进入风景专题 进入三国演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