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断岸临江,崖石赭赤,屹立如壁,故称赤壁。素有“ 风景如画”之美誉。据考,著名的三国赤壁之战就是在此地发生,故晋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游览过赤壁。自唐代杜牧、宋初王禹贬谪黄州之后,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时写有赤壁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扬中外。 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的楼阁始建于西晋 初年,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后多次重建,现有面积四百余亩。建筑物 计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 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 ,览 胜亭,望江亭,羽化亭)。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具有浓厚 的民族风格。赤壁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块 ,其 中苏轼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碑刻之冠。解放以来,各级 政府 对东坡赤壁非常重视,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经过几十年修建东坡赤壁已面貌一新,成为著名的文化古迹和游览胜地。
涵晖楼:为黄州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北 宋初年。因楼依山面江,晚涵落日余晖,夜摇明月清辉,故名。现楼为一九八二年改建,亦名东坡陈列馆,其中陈列有苏东坡的著作,文具及后人研究苏东坡的著作。 东坡像:一九八二年立,高六米,为全国第一座大型苏轼立像。苏轼手握书卷,昂首远望,似正构思新的诗篇 。该塑像较好地体现了苏轼的精神风貌,为广大游客所赞赏。 二赋堂:始建于清初,同治七年重建因纪念苏轼赤壁二赋而得名。堂内正面嵌有近代书法家程之桢,李开 书写的二赋大型木刻,两壁嵌有徐世昌,杨守敬,程明超等人的书法石刻。匾额由李鸿章书写,堂前对联为辛亥革命 领袖黄兴所撰。 坡仙亭: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称誉苏轼为“坡仙”,亭因此得名。 亭内嵌有著名的苏轼草书<念奴娇 . 赤壁怀古>石刻,楷书<满庭芳.归去来兮>,<行香子>及<临江仙>石刻,还有苏轼画<月梅>.组字画佛像石刻,均极珍贵。 栖霞楼:宋代 黄州四大名楼之一,宋初王义所建,闾丘孝终重建。因楼背山面江 ,落日时,晚霞染红大江,照映楼身上下,风景佳丽,如霞归枉,故名。现楼为一九八四年重建。楼高四层,其中陈列有苏轼及其他名人字画碑刻 ,楼名为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所书。 碑阁:苏轼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历来为人称道。清光绪年间,黄冈知县杨葆初(字寿昌)因景仰苏轼的书法,择其词,词,赞,牍手稿精品,编成<景苏园帖>并勒诸于石。 一九二二年建此阁,将剩下的一百零八方碑刻嵌入阁内四壁,阁因此得名。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作品最多的苏帖石刻,其规模居全国个人书法碑林之冠。 挹爽楼:修建于一九二五年。苏轼的弟弟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曾有“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的描绘,楼由此得名。登上此楼面对西山,则有爽气扑面,心旷神怡感。 睡仙亭:始建于宋,清同治年间重建。亭内有石床石枕。传说苏轼同友人游赤壁酒醉后,曾躺卧于此,故名。亭下赤色崖石上嵌有清代书法家钟谷书写的“ 赤壁”石碑。古时江水从此经过,迄今崖石上留有水流冲刷和撑船篙点的痕迹。 问鹤亭:原名玩月台,因位置高显,为赏月佳处,故名。苏轼的<后赤壁赋>中有孤鹤化为道士于梦中同苏轼问答的描写,为彭其文,一九二二年扩建赤壁时,遂将玩月台改名为问鹤亭。 留仙阁:此阁建于清光绪十年,取“坡仙长留阁内”意以名。阁内有著名的<东坡笠屐图>石刻,苏轼书写的<乳母任氏墓志铭>石刻以及著名金石书法 家杨守敬书写的<留仙阁记>石刻;还有近代书画家范之杰所画的<东坡游赤壁图>石刻。 酹江亭:明代始建,现亭为清代同治七年修建。 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樽还酹江月”的词句而得名,亭内三面嵌有石刻。正面墙壁嵌有清代康熙皇帝临摹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铫手书的<前赤壁赋>石刻:一生刻意学苏的清代书法家叶志诜八十五岁时 写的一笔“寿”石刻嵌于左壁。 放龟亭:传说东晋大将毛戍守邾城时 ,其仆人将他买养的白龟放生于此,后得善报。明嘉庆二十八年,知府郭凤仪附会传说,在矶下江边凿白石龟,取名白龟渚 ,亭因此得名。现亭为清代同治七年修建。此处为赤壁矶头。亭下崖石壁立,苏轼描写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丐千堆雪”的壮观景象即在此处。矶头江水冲刷的痕迹犹存,明代的白龟仍翘首蹲踞矶下水边。 雪堂:宋神宗元 丰五年苏轼所建,为其居住躬耕之所。房屋落成时适遇大雪,他因此将房内四壁均画上雪,命名为“雪堂”。现堂为一九八六年重建。中间为正堂,东间为卧室,西间为客室。正堂陈列有<东坡耕乐园>,<雪梅图>和<雪堂飞雪图>,客室内陈列有日本著名书法家加藤星峰书写的 苏轼名诗<东坡八首> 。 月梅画:苏轼画<月梅>石刻,嵌于坡仙亭内 。半镰新月,一株老梅,老干虬劲,嫩枝茁壮,花蕊吐香,生机勃勃 ,是苏轼贬黄时的优秀作品 。 寿星画:苏轼作。系以“德,寿,殿 , 宝”四字的含义合成的组字画,嵌于坡仙亭。 剪刀峰:为一巨大陨石 。因形似剪刀,清代诗人汪引芝附会为仙女剪刀失落人间,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