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中国四大名砚之称始于唐代,它们是端砚、歙砚、洮砚、红丝砚。宋代澄泥砚崛起,今日称之为四大名砚的是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加上红丝砚,应是五大名砚。事实上,中国古砚品种繁多,远不止此,如松花石砚、玉砚、漆砂砚等,在砚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
顾名思义,澄泥砚为泥所制,而且是烧制。产地却莫衷一是,有河南虢州说、山西绛州说、山东青州说,虽各有说法,但都没有离江河太远,古人说取河泥澄而制砚不假。只是这个制法却颇费周折,光是淘洗澄结便要一二年,出泥后“令其干,入黄丹团和溲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其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再用黑蜡、米醋相掺蒸多次。如此繁复的工序,使砚台坚如铁石,润泽也胜过寻常石砚。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艺繁复而产量甚低了。加上石砚中的佳砚理当比泥砚更胜一筹,流传久远者当然比泥砚更多。到清代,澄泥砚已经没落衰微,偶有较好的,也多是世俗之品。
又叫砚湖、砚沼、砚海、墨海、墨池、砚泓,是指砚中贮存墨汁的低洼处,一般都在砚堂前端及四周。
此砚雕刻工艺精湛,讲究造型之美.三足等距而设,云龙纹十分细腻,砚池设于其中,乃典雅精致之作
此砚分为盒身与盒盖两部分,二者相扣,形如蟾蜍,质地坚细耐磨,与石无异。底部有楷书阳识“陕州澄泥”四字。
澄泥质地坚硬细腻,所制砚仿汉瓦形,形制规整,背雕“延年益寿”四字。配红木盒,绘古松山水图。
砚为澄泥制成,澄泥色泽深沉。仿汉石渠阁瓦砚,形制俊巧,制作规整。砚上题刻“仿汉石渠阁瓦砚”。上刻乾隆御题诗,所刻文字篆法婉转流畅,雕刻规范。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