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文化,享受生活
广告
·
合作
·
专题
·
注册
·
登录
文学
文化
艺术
城市
咨讯
欣赏
原创
图库
专题
收藏
·
首页
·
繁體
站内
·
专题
·
投稿
更 新
中国历代服饰大
一部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国古代服饰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联。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服饰文化是……
当前位置:
::e景苑::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艺术频道
>
收藏
>
玉
> 正文
佩玉石可养生
来源:
藏点
更新时间:2007-5-25 16:56:18
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据传,朝朝代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嗜玉成癖的如宋徽宗;含玉镇暑的如杨贵妃;持玉拂面的如慈禧太后……,祖国古籍上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各流派的气功大师一致认为,人身有“精、气、神”三宝,“气”的使用尤为突出,而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
有人在研究玉石养生的机理以后认为,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产生特殊的“光电效应”聚焦蓄能,形成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中谐振器似的电磁场,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使各项生理机能更加协调地运转。
某些玉石尚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有人认为,当光点对准人体的某个穴位时,能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治疗保健作用。位于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常佩戴玉镯,可得到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祛除老人视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气,养精神。
嘴含玉石,借助唾液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气,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不失为玉石养生的又一途径。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由此可见玉石养生有益无损。
上一篇文章:
小议白玉
下一篇文章:
中国五大玉种简介
延展阅读
手工精选
文章录入:云海逸鸿 责任编辑:云海逸鸿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e景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的作品,版权属于bt365国际版,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经授权,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t365国际版”。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t365国际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
声明:
本站为个人网站,为个人收藏性质,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不具任何商业目的,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处理。※联系方式:
yihong930@163.com
·
玉
栏目
热点排行
古玉的沁色与
1、古玉沁色与人工作沁、留皮之别 玉器受沁的原因 玉器之所以受沁,实质上受自然环境下的风化作用与浸蚀作用所致,通常需百年以上方能受沁(海边盐质土壤中例外): 一、玉花(白玉中的豆花现象)与饭糁(玉质中有……
古玉的沁色与盘变(图)
清滑晶莹 传世翡翠大赏[图]
中国五大类别玉石质量总评价
传世翡翠的断代鉴赏历史与评估
和田玉工艺制作过程图解
图解玻璃种、冰种、糯化种
如何鉴别翡翠的质量
出土古玉沁色千差万别 掌握秘诀鉴定大有裨
相 关
古玉黑漆古、石灰沁断代的一般规律(组图
浅析历代玉龙的演变
浅谈宋代玉雕童子艺术风格(组图)
历代玉人简介
玉文化·盘玉
中国邮坛史上最为珍贵的五枚邮票
解读中国古代玉牌
如何辨别玉沁真伪
龙形玉器的前世与今生
龙形玉器的发展及演变
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藏十二生肖赏析
解读中国鼻烟壶:小小鼻烟壶 吉祥寓意多
谈故宫藏绚丽的珐琅彩瓷
图 文
如何辨别玉沁真伪
汉代玉璜赏鉴
从红山文化多头礼器看
古玉的沁色与盘变(图